![]() |
经济学院 > 何大安 |
![]() |
何 大 安 教 授
|
![]() |
||
1、以下论著除特别注明外,均是作者独立产品; 代表性专著 1、"行为理性主体及其决策的理论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7期。 ﹡2、"交易过程中的行为最大化" 《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该文曾接受过2004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的专题采访。 ﹡4、"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 《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个体选择的行为和实验分析" 《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经济学”栏目全文转载) 6、"金融市场中的主体选择行为"《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7、"金融市场化与个体非理性选择"《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8、"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及其评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9、"经济学世界中的理性与非理性投资模型" 《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 10、"人类选择行为的实际效用函数分析" 《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个体和群体的理性与非理性选择"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2、"经济学世界中的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之融合" 《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13、"投资者行为理性决策的认知过程"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4、"选择偏好、认知过程与效用期望" 《学术学刊》2014年第6期。 15、"理性行为人:对修正'理性经济人'范式的探讨" ,《浙江学刊》2014年第5期(第一作者)。 (三)产业经济学领域 1、"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建构思路及框架设计" 《财贸经济》2014年第2期。(《新华文摘》 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贸易经济》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2、"流通产业分析边界及其理论定位" 《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10期。 3、"市场治理结构与产业运行格局" 《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4、"汇率传递效应与厂商决策行为" 《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新华文摘》 2012年第13期全文转载。) 5、"政府产业规制的宏观交易成本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6、"政府产业规制的理性偏好" 《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7、"产业自然垄断与政府产业管制"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9期被《新华文摘》 2006年第23期全文转载。 8、"产业规制中的主体行为及其属性" 《浙江社会科学》 2011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1年第1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体制转轨、市场治理与产业规制" 《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全文转载。 10、"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中的局部垄断" 《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11、"流通产业运行的制度安排分析" 《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贸易经济》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代理人类型差异及其委托代理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 13、"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 《经济学家》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4、"论政府产业管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15、"厂商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之相容——一个关于地方政府对流通产业委托代理的理论探讨" 《财贸经济》200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跨国公司投资与流通产业管制" 《财贸经济》200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7、"政府产业管制的理性与非理性" 《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18、"产业运行格局与就业结构变动" 《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19、"我国流通产业的投资运行及其机理特征"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经济学世界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 21、"产业规制的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 《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2、"局部垄断是对中国流通产业的概括分析" 《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 (四)其他领域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非体制性制约及其启示" 《经济研究》1992年第7期。 2、"市场治理变动与会计准则重塑"《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8期“论著精华”栏目全文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4期作为“卷首语”)。 3、"外汇管制、汇率均衡与政府决策行为"《学术月刊》201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 4、"金融市场风险与就业结构变动"《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5、"公司治理结构与制度安排约束"《浙江学刊》201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0期“经济学”栏目全文转载) 6、"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经济学”栏目全文转载) 7、"公司治理中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5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8、"我国公司的组织治理与市场治理"《经济学家》2008年第4期。 9、"资源配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0、"浙商行为的制度安排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4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1、"封闭式基金投资价值的均值标准差及其综合收益率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 12、"实证分析与经济运行研究"《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3、"企业体制改革的各种形式与前景"《浙江学刊》1990年第4期(第一作者)。 14、"试论通货膨胀的宏观传导机制" 《浙江学刊》1989年第3期。 15、"I (V+m) > ⅡC的两点新探"《财经论丛》199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月刊》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 16、"关于分税制若干问题的探讨"《浙江学刊》1994年第3期(第二作者)。 17、"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约束分析" 《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 18、"论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方式" 《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 19、"凯恩斯主义与美国的财政政策"《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20、"现代西方税赋归宿均衡理论"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第二作者)。 21、"中国农村金融非均衡推进现象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22、"制度安排、GDP波动与股市涨跌" 《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第一作者)。 23、"公司治理中的理性选择与非理性倾向"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五)专题采访 ﹡1、访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何大安教授 《光明日报》2004年12月28日,《名家访谈》。 ﹡2、尽信书不如无书 ----何大安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六)报纸 ﹡1、"通过拓宽行为理性边界来认识经济行为人"《光明日报》2010年9月28日。 ﹡2、"基于分析方法及其框架的30年经济理论探索概评"《光明日报》2009年1月13日。 ﹡3、"经济学分类与经济学家分工"《光明日报》2005年7月26日。 ﹡4、"治学亦需风物长宜放眼量" 《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6日。 ﹡5、"有限理性问题的一个纵深研究"《光明日报》2004年12月28日 ﹡6、"经济学者的学术道德及其底线"《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1日 (七)获奖作品 1、《投资流向与结构调整、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市场体制下的投资传导循环及其机理特征》,浙江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投资选择的交易成本》,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投资运行机理分析引论》,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中国流通产业运行问题》,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交易过程中的行为最大化》,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产业规制的主体行为及其效应》,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9、《经济行为选择过程要义》,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西方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论边界拓宽及其局限》,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