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经济学院:思政铸魂、数智育人,创新经济人才培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9-13浏览次数:413

深化三全育人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一)团结凝聚师生,潜心立德树人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和学校中心工作任务,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中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一大批青年党员响应学院号召,自愿成为志愿者,每人辅导4~6名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全面落实三联系,每位教师党员定期联系1个学生班级、1个学生寝室和1名以上困难学生,切实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感,帮助学生所需所难。建立师生联动制度,定期开展对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辅导,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开展时政类宣讲,力所能及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帮助。向日葵平台建立并且长期良好运行,以科研为载体,促进师生在思想政治与学术研究中的交流,强化党员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感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培养设计,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设立,衔接培养服务强基计划等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等领域实现重大理论创新的人才储备基地。新建数字经济专业,培养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经济学专门人才。经济学创新班、国贸创新班的良好运行,以拓宽基础、鼓励交叉、重视创新、强化特色为计划培养人才。

                                                                                                    王永贵校长莅临我院调研指导经济学科建设工作


                             赵英军副校长赴我院指导经济学专业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工作
(二)思政铸魂,强化师生政治意识培养

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将政治建设、理论学习融入课堂教学,夯实新文科建设的价值高地,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技术赋能,推出示范教师品牌课等教学示范品牌,优化专业、课程和课堂建设,党员教师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多项。形成良性互反馈机制,党员教师带头讲党课,带头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以点带面,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以此为基础推进课程思政案例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库、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库等教学资源常建常新。学院近三年共完成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并取得了校优秀教师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1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一大批教学成果。


                                 我院赵英军老师负责的课程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躬耕沃土品辛劳,劳动教育树英才。

 

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经济学院致力于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开展了大量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同学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一方面,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此外,为切实体验劳动精神,经济学院劳动教育团队亲身进入麦田,体验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经济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思政劳动教育、专业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学术劳动教育的四维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宣传劳动教育文化,使经济学院的学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丰富劳动体验,收获劳动成果,在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劳动品质,感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春雷村围垦劳动精神。


                            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车菲菲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



                           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张征作“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讲座


                                                                        

                                    经济学院学生赴钱塘新区义蓬街道春雷村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提升教学数智化,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经济学院紧密围绕学校数字+”学科建设行动计划,统筹布局、实干务实。依托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两大学科的全方位支撑,确立了数字+”人才培养建设规划。目前,数字+教学模块框架丰富、数智化辐射教学效果显著。学院积极增设数字+模块课程,先后已开设机器学习、网络经济学、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数字+相关课程。数智化辐射教学成果显著,数字经济学实验进入行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大数据计算实操、数字经济专业学生实训等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依托数字+技术,学院已建成国家线上一流课程2门、首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


经济学院建设课程获奖清单


、创新培养模式,助力拔尖人才培养。


(一) 经济创新班

经济学院以创新专业理念,开设创新实验班,拔尖人才与基础人才分层培养。明确创新实验班拔尖人才的教学培养体系,加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导师制、小班化建设,积极推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深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强化基础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学生反响良好,目前已招收第4届,每届45人。

 

                       经济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光荣榜

(二) 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经济学院2023年获批浙江省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拔尖基地将创新培养模式,从学生的学科兴趣、基础素质、专业志趣、创新意识等方面层层递进,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通道,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拔尖基地还将向相关的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专业类辐射,推动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并推动整个学校以及跨校的优质共育生态。基地以经济学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经济类相关专业为基础,以数字经济为牵引,以现代商贸流通为特色,培养数字经济背景下具有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分析、产业贸易发展预测等能力、且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 本科生导师制度

通过建立和加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教师辅导4-6名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导师每周带领学生读书、科研、讨论,评估学生学习进度,一些导师自费带学生外出调研。这一制度为本科生培养、学术科技竞赛等探索了一条解决路径,近年来经济学院本科生各类双创大赛和社会实践,累计获得奖项三百余项。

 

推动教学相长,建设卓越和美学院。


(一)构建创新型育人体系,科技竞赛屡创佳绩

立足本科生培养模式,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拓宽学生视野,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并屡获佳绩,育人成效显著。2018-2022年期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次;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4项;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

                                                


                                经院学子在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


(二)打造多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去。每年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范围覆盖多个省份、数百个地级市。经院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走进社会积极思考探索真理,也收获了大大小小的省级国家级奖项,斩获浙里正青春大学生暑期实践大赛省一等奖、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优秀团队案例、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强队伍、全国千校千项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等等。


经济学院一行走访瑞丰银行



经济学院“数字续写山海情,乡村奔富向未来”实践团

学院着力打造人才三大高地,在集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上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工作稳中求进。依托一班一品等活动,依次达到学习成才、精神成人的目标。在学院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为考研同学专门开辟了考研自习室;品牌活动经苑致学学习互助活动,帮扶多名学业困难学生。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而开展的学院特色青马工程建设----青峰人才博远经英班,通过理论学习、导师带教、实践锻炼、素质拓展等形式,深入地开展人才培养,为经济学子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学院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立组建了由舞蹈组、声乐组、主持组、礼仪队组成的经济学院艺术团。学院Parallel舞队荣获浙江工商大学马踏飞燕大赛二等奖,舞蹈《好像爱这个世界》获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的成绩。同时,学院在体育竞赛方面屡获佳绩,在校运会中崭露头角。2022年,经济学院在校运会中校运会男子、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分别获得总分第二名、第一名、第一名的成绩。学院积极开展喜迎五四·强身健体计划,集校园跑、跳操、定位捉迷藏等趣味运动于一体,助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升学子体质健康。


                  经院学子“小梧桐”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经院学子邹佳娜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甲组七项全能冠军径运动会获得佳绩
(三)建立网格化、传帮带机制,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育

学院已建成较为完整的--教研室网格化联系机制,确保各负责人能够精准服务到每一位教师,及时了解教师工作及生活诉求。推动传帮带作用的发挥,建立有效的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依托油菜花等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对青年教师论文写作、国家项目申报的指导交流。迄今学院已举办近200次聚焦数字化发展的专题活动,与会人次达5000余人,逐步形成由常规汇报课题研讨专题讨论学者交流四大模块构建的育人新模式。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以教研室活动为重要抓手,积极落实教研室+课程负责人课程双责任制,从教学全链条角度分阶段、分层次挖掘潜在的教学问题,寻求教学质量突破;实行新进教师导师制,帮助教师全方面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院积极筹备高层次论坛以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育。如2022年学院邀请来自多所重点高校的14位相关学科学院院长及1080后国家级人才,举办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数字化与两个先行-青年学者高端论坛,活动受到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引发学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