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立,则大商科立;经济学院强,则工商大学更强!


 经济学院为浙江工商大学骨干学科性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一个学院。 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物价系,2001年改设经济学院。学院秉持“诚、毅、勤、朴”校训和“鉴古洞今、经世济民”办学理念,努力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经济学院的目标迈进。

 学院已建立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数字经济等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院下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本科专业3个,并开设了经济学、国际贸易学2个创新实验班,2023年成立了应用经济学省级拔尖人才创新班。

 学院现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应用经济学是浙江省“十三五”A类一流学科,2004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高水平课程建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MIB国际商务》课程获首届中国大学100门最美慕课,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国际商务概论》课程为2019年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宏观经济学原理》和《MIB国际商务》荣获2020年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同时《国际商务概论》荣获国家线上线下结合一流课程。

 学院教职工队伍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配备合理。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拥有博士学位71人。教师中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省级高层次领军人才25人。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商贸流通经济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环境与能源经济学、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劳动与人口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近十年来,学院教师累计主持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53项,总经费2667万;各类横向课题103项,总经费达1861万。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项(包括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90项。以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一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SSCI、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0多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7项; 30余份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学院目前拥有或共建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健康产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等二十个教学与科研机构,还拥有三个校级以上创新团队,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团队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

 学院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的国际化,2011年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的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留学生,2018年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留学生,不定期地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学与科研交流,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在教学、科研、师资和国际化等方面跃上新台阶。

 学院一直是浙江省内最有影响的经济学研究与商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的理念指导下,为政府、企业、高校等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经济学人才。知名校友有:赛石集团创始人郭柏峰,银江集团首席执行官徐理虹,万泰集团董事长程万丁,知名淘宝女装品牌“七格格”创始人曹青,浙江省拍卖行董事长卢益民,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副总监陆文俊,杭州庆永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冯良等。

 学院现有在校生总数1687人,其中本科生1369人,硕士生254人,博士生64人。近些年,学院每届毕业生四百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在30%左右。

 日出山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果把学院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比拟为大自然中的“山花”和“江水”,历史会证明学院将来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山花”和“江水”,一定会更加火红如日,绿蓝似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