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王海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估为“优”!

发布时间:2024-03-22浏览次数:13

近期,由我院王海老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波特效应触发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会上,被评为恭喜王海老师!

 

项目简介

 

 

        协调好环境规制与企业发展间关系已经成为了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而波特效应假说的出现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当下的中国而言,探究如何有效触发环境规制政策的波特效应具有学术的重要性和现实的迫切性。只有深入了解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机理,才能够扬长避短,有效规避环境规制的挤出影响,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兼得的双赢局面。

 

01

      首先,本项目对中国环境规制的研究结论和特征事实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明晰不同时期的规制政策导向,提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实践特征。

 

02

      其次,在选取典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项目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效果,并在综合度量环境规制指标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面板门槛回归等多种模型和计量方法来探究其影响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发展存在的差异影响,而政策执行力度可能是关系到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波特效应的出现并非必然,而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企业能够切实感受到地方政府的环保压力,并在自身经营过程中接收到地方政府予以的指引,企业更容易实现创新突破。而在政府层面,利用公众诉求等外部力量来修正地方政府决策偏离,通过赋予地方环保机构一定的自主权来避免环保工作一刀切,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因此,将地方官员的环保激励做好、做对可能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此外,项目组还从消费者、企业、产业以及地区层面探究波特效应的实现路径,做好波特效应触发过程中的过程管控。


03

      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本项目从政策优化和政策协同的双重视角分析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波特效应问题,并利用政策文本计量的方式对相关结论进行检验,为如何实现波特效应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项目既是对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深化研究,又为双碳目标约束下的规制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