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024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发布时间:2024-05-07浏览次数:10

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024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一、招收方向和类型

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面向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数字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学科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类型包括师资博士后、学科博士后、境外博士后、在职博士后和联培博士后。

二、进出站考核条件及待遇标准

博士后类型

进站要求

出站考核要求

薪酬标准(万元/年)

科研启动费(万元)

考核津贴与出站待遇

考核津贴

出站待遇

师资博士后A1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科研成果已达到所在学科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发表1篇A++论文或2篇A+论文,且主持1项A项目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35-40

5-8

1.中期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1万元津贴;

2.出站考核合格以上,一次性发放1万元津贴。

达到出站要求,经学校考核择优留校任教,另行发放一次性补贴10万元

师资博士后A2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原则上应已发表A+及以上期刊论文

达到所在学科当年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30

4

学科博士后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发表1篇A+或2篇A及以上期刊论文

25

3

/

境外博士后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发表1篇A+或2篇A及以上期刊论文

25

3

/

在职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后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发表1篇A及以上期刊论文

根据联合培养单位与博士后人员签订的协议执行

/

说明:

1)出站考核论文应是博士后人员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后人员为第二作者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项目应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设站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出站考核要求并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

2)学校鼓励合作导师或招收学院、学科平台等对博士后人员提供额外补贴或奖励。

3)以上薪酬均为税前收入,并含五险一金(外籍博士后人员除外)。

4)用于考核的成果统计时间为进站之日起至考核之日。

5)博士后人员留校任教的,引进待遇按照当年标准执行。

6)进站要求和出站考核要求中所涉及的成果,按照科研管理部门最新文件认定。

三、招收条件

(一)思想积极上进,具有良好学术品德,身体健康;

(二)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6个月内,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用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代替);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五)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科研成果达到学校和流动站规定的入站标准;

(六)本校毕业的博士,首站不能申请进入学校同一学科的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原则上不能由攻读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担任。国家级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可不受此限制;

(七)非首次入站的博士后人员,前期出站考核应为合格等次以上。

四、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请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申请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条件和意愿,联系合作导师,向博士后流动站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简表》;

2.2封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留学境外博士至少提供1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申请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清单(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荣誉奖项、专利证书等)及佐证材料;

4.申请联培博士后还应根据联培单位要求,提供其他有关申请材料。

(二)流动站审核

博士后流动站组织面试考核小组,对入围面试的申请人员进行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考核,择优招收。

(三)学校审批

博士后流动站将拟招收人员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经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复核以后,进行政审、体检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拟招收人员,由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五、招收计划

招收学院

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招收人数

招收专业

联系方式

经济学院

赵连阁

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

2

具有较好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导师可以根据研究情况配套5万研究经费。

赵连阁,hhyzlg@163.com

何大安

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1

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为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或数学专业,熟练掌握stata软件

何大安,hedaan@mail.zjgsu.edu.cn

毛丰付

城市数字化转型、城市经济韧性

2

城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学

ff-mao@163.com

诸竹君

数字贸易、产业经济

1

经济学博士

诸竹君,hehaizzj@163.com

牛志伟

产业升级与全球价值链;营商环境

1

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或应用统计

牛志伟,niuzw@zjgsu.edu.cn

朱勤

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升级与企业创新

1

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专业背景为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或相关。

朱勤,13757169157(微信)

 

谢杰

全球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国内价值链核算、结构计量模型

1

国际经济、产业经济、国民经济、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背景之一

谢杰,x_j3027@sina.com

陈永伟

产业发展及其在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

1

具有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陈永伟,chenywe@sina.com

李井奎

产业动态学与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

1

具有产业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宏观经济数值方法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较为感兴趣。

李井奎,ljk7811@163.com

王学渊

产业政策与农业农村发展;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政策与产业布局优化

1

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为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统计学或数学专业

王学渊wxyrocky@163.com

于斌斌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字经济学

1

具有应用经济学专业背景及较为扎实的计量经济学基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

于斌斌,13588865659,bxybby@163.com

金融学院

钱水土

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

2

经济学博士

韩老师,0571-28877705,hanyinhua@zjsu.edu.cn

 

柯孔林

金融风险管理

2

经济学博士

王永巧

金融风险管理

2

经济学博士

曹伟

国际金融

2

经济学博士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1:薛老师(经济学院)

联系电话:0571-28008038

邮箱:xuejinjinyx@163.com

联系人2:韩老师(金融学院)

联系电话:0571-28777705

邮箱:hanyinhua@zjsu.edu.cn

 

附录:

 

 

一、学校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0大门类。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首席科学家、名誉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年排名全国高校前列,位居省属高校之首,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二、流动站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2019年。应用经济学学科,2004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列入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并列16,获得B+等级,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以来,学科软科排名稳步上升,历年排名均在全国前20%。

学科设有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数字经济学、金融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数字经济、金融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国际商务、金融、保险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等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等省部级支撑平台。

学科涵盖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泰隆金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6人,正高41人,副高29人,拥有博士学位9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共11人。

围绕学科的普惠金融、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现代商贸等优势特色方向,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机制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项“我国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市场势力的形成、影响及其规制研究”“双循环主体转变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方式转型与产业升级研究”“产业智能化推动稳就业与促分配的机制及路径研究”。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基金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3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

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热忱欢迎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